中国宜改变在南海的僵硬政策
丁咚 文
中国外交部在12月7日受权首次公开发布了中国政府关于菲律宾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辖权问题的立场文件,重申中国不接受、不参与该仲裁的严正立场,并从法律角度全面阐述中国关于仲裁庭没有管辖权的立场和理据。
菲律宾由于国小力弱,无法从军事上对抗中国,因此从官方立场来说反对在南海主权问题上诉诸武力或者威胁诉诸武力。2013年1月22日以来,菲律宾就中菲有关南海问题提起强制仲裁,并不顾中国的反对,推进仲裁程序。
在另一方面,它积极推动区域与中国存在主权争议国家的联合,尤其是与越南达成了高度默契,形成合作应对中国的态势。针对中国发布的立场文件,越南外交部发言人12月11日称,越南对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拥有主权,反对中国南海断续线主张,并表示越方已向仲裁庭表达对仲裁案的立场。
越南也是积极推动通过国际仲裁方式解决领土主权争议的急先锋,因此在此问题上与菲律宾遥相呼应。
作为对抗中国的措施之一,菲律宾和越南都极力谋求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大国介入区域事务,并渴望东盟作为区域合作组织在与中国的博弈中发挥作用。后者在与中国协调后,推动中国制订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目前正在朝着最终签订《南海各方行为准则》迈进。尽管东盟考虑到与中国的关系,尽力避免刺激中方,但还是含蓄提出反对中国在南海问题上诉诸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而美国重返亚洲的重点之一就是南海,它反复强调不采取立场的态度,但明确反对武力,坚定支持按照国际法解决区域冲突,它还有俄罗斯、印度事实上都是在该区域制衡中国的重要力量。
而谋求国际仲裁解决与中国的领土争议问题正是国际法所要求的。中国指责菲律宾“单方面”提起国际仲裁,但立场文件指出,菲律宾提出的仲裁事项构成中菲两国海域划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中国已根据《公约》的规定于2006年作出声明,将涉及海域划界等事项的争端排除适用仲裁等强制争端解决程序。
这就说明,中国的反对也是“单方面”的,在批评别国的时候,中国实际上犯了同样的错误。中国同时反对第三方介入南海问题,并极力主张与有关国家通过一对一的谈判解决问题。
为配合上述政策,中国近年来在南海加强了武力威慑,军方和海事部门频繁在相关区域进行巡逻,开展军事演习,并加大力度武装部分岛礁,延伸自己在南海的作战能力。在中国的战争暗示下,有关国家表现出毫不让步的姿态。近期,越南海军副参谋长阮文剑少将率领的越南海军舰艇编队11月30日登上南子岛,慰问当地驻军,该国号称最强大的主力战舰“丁先皇”号护卫舰就巡视了赤瓜礁附近,与中国战舰053型护卫舰对峙。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丁先皇号”乃是越南向中国的友邦、准盟国俄罗斯购买的两艘“猎豹”级轻型护卫舰。
中国在南海的战略是以武力为后盾,以一对一谈判为唯一方式,企图逼迫与中国产生领土争议的国家按照中国方式解决问题。对菲律宾、越南来说,它们按照国际法意欲通过国际仲裁解决领土冲突,是符合通过和平方式对话解决冲突的原则精神的,而且认为在炫耀武力的情况下一对一解决问题,必然对其不利,因此自然对中国方式难以认同。
解决领土冲突问题不外乎三种方式,一是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搁置争议”政策,二是军事解决方式,三是通过外交谈判解决问题。在中国重新高举民族主义旗帜,并依赖民粹主义的时候,中国显然对“搁置争议”政策进行了修正,所致力的是武力解决和外交谈判并轨,压服对手,从而实现中国地缘目标。
但实践证明,中国在南海的政策已显僵化。南海问题无论是从历史、现实以及地理角度来看,都具有强烈的复杂性,包括美、俄、印在内的大国不大可能完全置身事外,日本也会在必要的情况下介入,中国不应该期待那种虚无缥缈的东西,而应该面对地缘现实,采取适当的战略应对大国的存在。中国在接纳东盟参与的同时,却排斥别的势力参与,无异于自我矛盾。
而且,中国既然坚信自身的主权声索具有历史和法理依据,就不必害怕通过国际法包括国际仲裁方式解决问题。中国不同意国际法庭对南海主权问题拥有中仲裁权,却又说反对菲律宾或者越南单方面提交仲裁案,前后文分析得出的结果其实是,中国从本质上反对有关国家无视中国利益单方面提出仲裁案。
可以说按照中国方式只会加剧冲突,而不会真正解决问题。军事解决在该区域的领土争端是不明智的,将陷中国于重围之中,恶化自己的地缘环境,得不偿失。
解决问题的唯一可行方式是对话和谈判,并依国际法行事。为反对而反对,对中国一点好处都没有。如若为了制造紧张感,激发和维持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那么目前的政策无疑是有效的。但如要寻求最有利的解决战略,中国就应放弃武力威胁,寻求在有关大国监督下,与存在领土争议的国家一起通过双边对话和协商提出方案,并将其诉诸国际法,能解决多少就先解决多少,直到逐步解决所有问题。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