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近年出差越来越多,对海内外机场的感受与比较也越积越多,但从来没有想过要就机场服务问题写小文章。几个原因促使我今天动笔。乃利用在机上时光,写出了这篇小文。其中一些属普遍现象,首都机场也并非最严重。整体而言,首都机场还算不错。但这是我最常用的机场,也有“国门”之号。因此,“以点带面”吐槽一下其旅客服务中的一些小不足,并提出建议。主要针对3号航站楼。下面依据登机前与下机后的步骤枚举。

第一,建议增加航班登机口信息显示屏。国内CD两个国内航班“入口”附近,缺少一个航班登机口信息显示屏,对于越来越多在网上值机的旅客来说其后果是:或者折回到值机柜台以北的显示屏查看,这需要走相当的距离,对于需要赶时间的旅客是个障碍;或者向工作人员咨询,但附近的咨询台并非总有人值班,而人工验票口的工作人员可能比较忙。

第二,扫描仪敏感度调整。这与第一个相关,就是CD两个“入口”处使用的登机牌自动扫描仪“不认识”在家中打印的登机牌,旅客需要穿过几个通道到旁边有工作人员操作的扫描仪中扫一下。工作人员对此的回答是:自己打印的登机牌条纹码不够清晰。既然不够清晰,为何工作人员操作的扫描仪可以认呢?因为旅客操作不熟练?那个动作并不需要多少专业含量。推测有两个原因:仪器质量有差别,敏感度设定不同。如果是前者,机场应该让旅客用更好的,而不是相反。如果是后者,则调整一下敏感度设定值并非难事。

第三,优化登机牌与行李验证环节。目前做法是在安检传送带处、进入机舱前验看登机牌,以防止“漏检或漏盖章”。这两步骤似乎可以优化,比如仅仅限于特定日子使用。安检处箱包检测区域是常见的“堵点”,这里的管理原则应该是:减少拥堵,而非加重拥堵。在离开登机牌盖章处不到几米的地方再次出示登机牌,与“旅客便利为主”的服务宗旨相悖,体现的是“管理者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势,不但“增进拥堵”,还会导致顾客在匆忙中把登机牌遗漏在托盘中。

“摆渡车识别卡”。通过登机口登上摆渡车后,会给旅客一张识别卡。此举或是担心在从旅客出登机口到摆渡车的过程中,混入无关人员。但其概率是多少?安全不可能达到100%,因为0.1%的概率而给旅客增加这种负担,有必要么?旅客遗失识别卡怎么办?值得重新评估。

第四,安检处箱包传送带改造。过时的传送带是造成拥堵、无法机器安检鞋子的一个原因。建议在传送带两侧增加“带槽逆向传送带”,分别传箱包托盘与鞋子托盘,既可以对鞋子进行安检,也解决了“鞋与其它物品共用一个托盘”的不卫生做法。

还可以在箱包出口处两侧增设透明的隔离版,防止旅客拥挤在那儿取箱包。另外,可以设计一些小托盘用于手机、手表等小件贵重物品。这些都是国外机场的经验。

第五,提供违禁物品处理便利措施。安检中查出的禁止携带登机物品,现在的做法是:或者到值机柜台托运,或者放弃违禁品。问题在于,除了一些旅客不熟悉禁止携带物品的规定外,还有些是不小心带到安检口的,这些物品既有可以放弃的(如瓶装水与打火机),有些比较贵重(如锐利的物件)或者对旅客有很强的纪念意义,重新托运相当不方便或者时间上来不及。建议:提供保管服务,并发给旅客取件密码,任何人可以依据密码取件。印象中国内个别机场已经提供代存违禁品服务。

第六,执行对男旅客的同性安检。并不是每个男性都习惯接受异性的安检,这是本文在征求意见过程中收到的反馈之一。

第七,优化弱势群体便利措施。机场已经提供了一些便利措施,但还有改进空间,比如母婴室被占用,残疾人卫生间没有专用的报警设施。对弱势群体服务的细致程度是检验服务水准的关键指标之一。

第八,减少安全检查的选择性与随意性。机场大厅入口处(以及轻轨3号楼站到入境大厅的廊道上)选择性对一些客人进行防爆物的检测;对入境旅客的行李在到达接客大厅前,要经过一道行李安检,经常是工作人员随意选择一些人进行检查。这两者尤其是后者既失公平也有碍便利。

第九,入境盖章改进。与国内出行相比,出国则在安检之前(以及入境时)增加了边防检查环节。首都机场边防检查的服务意识在增强:脸比以前好看了,过关速度在加快。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如何盖章方面缺少“章法”:可能与签证页相邻,也可能相隔好几页,还会出现入境章与出境章盖在不同页的情况。并且章中文字的清晰度不一致,有的不容易辨认。这方面越南边检值得借鉴:坚持在一个页码上盖章,出入境章盖左右并列,从上到下,不同人员盖章都比较清晰,旅客在越南多次出入境记录一目了然。

由于对出入境时间有严格规定,因公出国人员需要在一些时候“证明”自己什么日期出入境,这时候经常出入境者就感到头疼了,需要逐页翻找相应的盖章,找到了还可能遇到不够清晰的情况,或者与别国的出入境章混在一起。这方面的主要责任不在边检人员,而在边防检查业务全国主管机关。

第十,厕所增加蹲位。这是非西方国家普遍做法。喜欢采取蹲的姿势做事情如吃饭、如厕,是部分人类群体的习惯,这方面并没有普世一致的标准。而国人中相当部分还是习惯于蹲厕,国内各个单位也以蹲厕为主。国外特别是在亚洲地区,机场保留部分蹲位厕所是常例。中国在举办奥运会的过程中因为某些外人的观点而把鸟巢、3号航站楼的厕所全部改成坐厕,现在该从“极端”回摆了。在内部装修中的大兴新机场这方面应率先做到保留部分蹲厕,而首都机场也应该对此作出相应的回应。

第十一,增加充电设施。登机口附近以及等候转机的区域现在的充电插口明显偏少。这方面可以向迪拜、巴林、卡塔尔等地机场取经:除了在登机口附近提供大量充电插座外,还在商业区增设“自主保管箱”式的充电设备,顾客可以自主寄存、充电、取走。这对于需要长时间等候转机的旅客尤其便利。

第十二,登机口显示屏增加实时显示。登机口的小显示屏只有预计登机时间显示,而没有实时时间显示,这不便于旅客依据距离事件测算来决定自己该做什么?是购物、方便、用电脑做点事情、还是呆坐一小会儿等待登机。这是服务细致性的一种表现,国外尤其是日本机场这方面值得取经。

第十三,行李取件预计等待时间显示。在转盘处等待行李领取时,有时等待时间相当长且不可预期。是否可以在该转盘的显示屏上显示预计等候时间,以便顾客合理安排等待时间?如果预期时间比较长,顾客可以上卫生间、换衣服、调整接机,等等。

第十四,增加“出租车服务处”功能。除了现有的提供出租车服务外,还可以为已经预定出租车但因故未能接上的旅客提供对接服务,包括语言翻译、确认所租车辆信息、提供替代方案等。这对于首次到京的外国与外地旅客非常有用。瑞典斯德哥尔摩机场已经做到这一点。

第十五,打火机发放。笔者只是间或吸烟,一年半载不吸烟也可以。最近突然发现,原先在机场旅客出口处附近有免费打火机领取,现在连同机场大楼内的吸烟室一起被取消了。可能是为了配合北京市公共场所室内全面禁烟措施的落实?如果推测属实,则显然做过头了。全国机场纷纷取消这两项服务,可能是有关方面的统一安排,也可能与首都机场的示范作用有关。无论如何,吸烟是部分人的权利,机场作为服务机构必须落实这种权利,而不能以种种理由扩大化政策的执行范围。吸烟室的保留、打火机的循环利用属于机场可以也应该做到的服务与便民措施。

第十六,增加机场出租车上车位。3号航站楼出租车上车处,只有两个放行出口,导致旅客经常需要等待半个小时以上。建议强化车辆调度、增加放行口。这一点在新机场应该未雨绸缪。

第十七,增设外交人员停车位。欧美一些国家的首都机场,设有外交用车停车位,以便服务于众多的外交官。出于不太明确的原因,这些国家似乎认为,必要的“特殊待遇”并不违背平等理念。

第十八,增加地面引导标志。一些引导标志容易造成误解,比如灯箱中或墙上的一些方向引导标志(登机口方向),不容易判断到底是指向何方。而如果在地面上表示,则指向非常明确。这方面日本机场与东京地铁做得相当好。国内方面,上海地铁做得好,北京地铁近年引进后效果也很好。

 

北京新机场20199月将开始运营,“新国门、新服务”应成为一大亮点。新机场正在进行最后设施的安装与调试。为此,建议管理部门就首都机场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公开征集改进意见,并将之用于新机场与首都机场的服务改进。

总之,希望本“十八吐槽”及其改进意见,能为北京两大国门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起到绵薄之力。

 

(感谢中国社科院欧阳向英、任琳、赵海、徐晏卓、刘卫东,上海社科院李开盛等人的反馈与建议)

 

 

此文2019年1月21日发表于光明网,发表时删去了三点建议,这里是完整版。有同好阅读后觉得还可以增加几条,比如觉得“喇叭广播太多、声音太大。除非是紧急情况或者发生大的改动,否则要求各旅客自己负责跟踪航班情况”,这些都很好,但只能以其他形式增补了。首都机场不大可能因此上门找我征求意见。不过,有些同仁说此文下午发布后,在网上传播得挺快,但没想到是我写的,说明有些网站在转载时没有标注作者。这不要紧,只能能见到改进就行。另有同仁表示也要针对上海机场写一篇,我建议,那就要加上高铁站、汽车站,来个三连发,效果更佳。预知后事如何,请待下回分解。

光明网链接:http://share.gmw.cn/www/xueshu/2019-01/21/content_32384308.htm 

 
话题:



0

推荐

薛力

薛力

249篇文章 3年前更新

国际政治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南海研究院兼职教授。研究领域:中国对外战略、中国外交,海洋问题、能源政治,近期比较关注南海问题与“一带一路”。出版专著2部,主编2部,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政治研究》等国内代表性国际关系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在海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时事评论文章约200篇。

文章